2019年3月7日,由北京榆構主編的行業標準《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送審稿)》審查會在北京榆構有限公司召開。北京榆構集團董事長王玉雷、北京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長蔣勤儉、北京榆構集團總工程師劉昊參加本次會議。
住建部標準定額司、住建部標準定額研究所、住建部工程質量標委會等政府機關,以及由清華大學錢稼茹教授帶領的11位審查專家及20余家參編單位代表參加本次會議。會議由住建部工程質量標委會高毅主持,會上,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副處長周曉杰發言指出,當前國家正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是形成各種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重要基礎,灌漿料的質量正是關鍵和核心。希望修編單位做好標準的修訂工作,共同提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性能和施工效率。
北京榆構集團董事長王玉雷代表標準主編單位發言,他講到,榆構39年來一直致力于科研、標準編制和技術創新,既重視又受益。一些典型工程的建造,如鳥巢、北京地鐵、城市副中心、北京裝配式住宅、國家速滑館等正是國家以及行業發展進步的象征。裝配整體式結構的發展,離不開用于套筒連接的灌漿料的標準和技術的完善,感謝住建部、行業同仁對榆構作為主編單位的認可,北京榆構會一如既往地在裝配式建筑技術方面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研發。
自2016年11月,根據住建部建標[2016]248號文件關于印發《2017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定修訂及相關工作計劃》的通知,由北京榆構有限公司為主編單位負責《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的修訂任務,先后組織三次工作會議,討論標準制修訂的內容并經過調研、試驗驗證、征求意見等環節,最終完成本次標準送審稿。
目前,在國家層面大力推廣的裝配式建筑,成為我國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建造方式的重要載體和途徑。預制構件的連接技術是裝配式建筑關鍵和核心的技術,而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作為預制構件受力主筋連接方式,是一種在國內外廣泛、普遍應用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工程的成熟技術,是形成各種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重要基礎。除了鋼筋套筒本身的質量外,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技術的另一個關鍵技術就是灌漿料的質量,包含灌漿料的高強、早強、無收縮、和微膨脹等基本性能、以及灌漿料良好的現場灌漿施工工藝適應性能,以能適應現場不同環境溫度、方便進行施工質量控制,滿足裝配式結構快速施工的要求。
本項標準的制修訂,能為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提供其生產、試驗、檢驗、運輸、貯存等全過程控制的產品技術質量標準,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不同環境溫度下灌漿施工、不同性能要求的鋼筋套筒及接頭提供品質優良、施工工藝適應性良好的灌漿料配套產品,保證灌漿質量和鋼筋套管灌漿連接質量,提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性能和施工效率,體現預制混凝土技術經濟性,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標準編制組成員來自科研、設計、施工、生產、檢測、材料等22個單位的26名人員共同組成。
主編及參編單位分別是:
1.北京榆構有限公司(主編單位)
2.北京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3.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4.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5.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6.北京思達建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7.東南大學
8.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9.中電建池州長智建工有限公司
10.北京市燕通建筑構件有限公司
11.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
12.同濟大學
13.北京建筑大學
14.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5.武漢源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16.河北達奧達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深圳現代營造科技有限公司
18.北京建筑材料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19.沈陽建筑大學
20.山東榮泰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21.濰坊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
22.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